“长耕号”是一台盾构机的名字。它出生不凡,由中国水电七局联合德国海瑞克公司制造,是目前省内最大直径的盾构机;它价值不菲,造价7800万元,由川企组装,实现整机60%“四川造”。5月16日,“长耕号”在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德阳分公司正式下线。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制造方希望它能在成都地铁18号线的隧道掘进中长耕不辍。
据介绍,“长耕号”具有几大突出特点——
庞大。“长耕号”整机长度114米,总重量近800吨。由于体型实在太大,“长耕号”将进行“肢解”,然后运至成都地铁18号线建设现场,下井重新组装。作为目前我省直径最大的盾构机,直径8.6米的“长耕号”掘进隧道空间更大,为地铁18号线达到国内最快的设计时速提供了条件。
灵活。让一个庞然大物做到灵活是件难事,“长耕号”却力求取得突破。地铁18号线将有22台盾构机下井,“长耕号”是其中转弯半径最小的一台。它设有主动铰接系统,能够避开障碍物,在地下狭窄的空间里穿过大桥及楼房桩基进行隧道施工。
“吃硬不吃软”。“长耕号”最前方的刀盘有数十个坚硬无比的刀片,石头也能削碎。它主要负责地铁18号线锦城广场站到世纪城站之间1500米长的隧道施工,每天掘进距离约为10米。但是遇到沙石泥土,“长耕号”的浑身武功就派不上用场了,很容易掘着掘着就发生偏离。
成都目前有多条地铁在建,初步估计盾构机的需求量上百台,基本被外资企业和省外企业垄断。中国水电七局总经理申茂夏介绍,他们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致力于盾构机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整机60%“四川造”,为川企在高端重型装备制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增加砝码。
5月25日,成都地铁18号线龙泉山隧道正洞左右线掘进均突破1000米,标志着成都地铁18号线的咽喉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龙泉山隧道位于成都地铁18号线天府新站—三岔湖站区间,为越岭瓦斯隧道,采用双洞分修方案,线间距30米,隧道进口衔接“U”形敞口结构,其中右线隧道全长9724米,左线隧道全长9690米。该隧道是目前全国地铁项目中线路最长的高瓦斯山岭隧道,也是成都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最关键、难度最大的施工区间,是成都地铁18号线的咽喉工程。
龙泉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高效生产,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实现对瓦斯情况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有效预防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隧道顺利施工。